崇尚节俭从包装开始
2021-07-06 来源:灵武市机械信息网
崇尚节俭从包装开始
中秋将至,价值不薄的豪华包装月饼又开始频现市场。而放眼商店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豪华包装者比比皆是,豪华装月饼仅仅是近年来诸多商品过度包装的一个代表。
其实,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社会舆论的批评声早已一浪高过一浪。然就是在这阵阵诟病声中,过度包装却依然我行我素,且呈现出了一种“强劲”发展 的势头。对此,一些专家认为,过度包装已不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反映出一种奢侈消费的趋势。
可以说,在过度包装之下,有许多商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看不好吃,中看不中用;有些体积庞大,腹内空空,层层叠叠的包装盒里只有极小一部分商品;有些看似气派,富贵体面,其实包装之“椟”更比待售之“珠”的成本高;更有些类似“燕窝里没燕窝,蜂蜜里没蜂蜜”的假货,被精致地伪装成佳品,欺骗消费者。
过度包装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它耗用过多材料、体积过大、用料高档、装饰奢华,远远超出了包装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其弊病显而易见。
首先,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比如豪华月饼包装,选用红木、水晶等名贵材料装饰而成。而对消费者来说,不管商品包装多么精美豪华,“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而,奢华的外表,往往只能成为一堆豪华垃圾。据媒体报道,仅北京每年因过度包装,就要浪费2亿多元。其次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过度包装后的商品价格迅速攀升,而这一切又被商家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第三,鼓励了不正当竞争。许多商家不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追逐“上档次”的包装,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
愈演愈烈的过度包装,反映出了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节约消费意识不足,以及迫于人情、面子的奢侈、浪费型消费行为的流行。正是消费者对商品尤其是礼品型商品过于高档化、体面化的消费追求,才使得商家挖空心思地在包装上做足“花样文章”,极力迎合消费者的庸俗心理。因而,商品的过度包装,其实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非正常的消费心理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造成的。
因此,遏制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要完善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彻底加以防范和治理。而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应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增强节俭意识,主动改变那种庸俗、虚荣、盲从的的消费心理,使过度包装失去滋生的温床。
信息来源:光明网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